诗经中的女子,穿越千年依然是最美的风景
木棉美文  发布日期:2019-07-29 14:34:02  浏览次数:0
  

身处美颜时代,我们的审美陷入了“网红脸”的怪圈,尖脸、大眼、微笑唇一度成为评判美人的标准。事实上,女性之美应该是丰富而斑斓的,在我国众多经典文学作品里便是如此。



《诗经》三百零五篇,其中有不少涉及到女性形象的篇章。那些女性,不仅美在“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饰”的清秀外表,更表现在她们大胆追求爱情的勇气和高尚的品行。

 

她们在河畔上、月光下、稻田中、芦苇旁、水中央留下的身影,穿越千年依然是美丽动人的风景。

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。

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

参差荇菜,左右流之。

窈窕淑女,寤寐求之。

求之不得,寤寐思服。

悠哉悠哉,辗转反侧。

参差荇菜,左右采之。

窈窕淑女,琴瑟友之。

参差荇菜,左右芼之。

窈窕淑女,钟鼓乐之。

一位白衣女子划着一叶扁舟,在河流深处正采荇菜,歌声伴着鸟鸣在风中飘荡,飘啊飘,就这样飘到了君子心中。从此辗转反侧,夜不能寐。


 

静女其姝,俟我于城隅。

爱而不见,搔首踟蹰。

静女其娈,贻我彤管。

彤管有炜,说怿女美。

自牧归荑,洵美且异。

匪女之为美,美人之贻。
 

一位静雅温柔的女子,与情人相约在城隅,男子赶到时,她偷偷地藏了起来,急得那男子“搔首踟蹰”。这时她轻盈地走出来,赠给男子“彤管”,虽只是一截野草,却令男子惊喜。

 

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

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。

桃之夭夭,有蕡其实。

之子于归,宜其家室。

桃之夭夭,其叶蓁蓁。

之子于归,宜其家人。
 

洋洋洒洒的喜气从悠悠的远古飘来,浸染着洪荒,红妆薄粉的女孩在那一刻完成生命的蜕变,艳若春桃。而后的岁月,相夫教子,伺奉长辈,其乐融融。

 

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

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!

溯洄从之,道阻且长。

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央。

蒹葭萋萋,白露未晞。

所谓伊人,在水之湄。

溯洄从之,道阻且跻,

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坻。

蒹葭采采,白露未已。

所谓伊人,在水之涘。

溯洄从之,道阻且右。

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沚。
 

宛在水中央的女子究竟是什么模样,不管怎样也走不近,看不清,但她总令人向往,让男子甘愿克服重重险阻也要去苦苦追寻。

 





这位女子在《诗经》中最是令人动。她是随风飞扬的芦花,离爱情那么近,仿佛触手可及,然而却是萦回在梦里,灵魂不能轻易到达。







为了追寻这份浪漫的古意,一位身着木棉道的女子也在盛夏时分,走进秀美的山水之间,徜徉于清凉的泉涧。那一刻,时间仿佛回到了千年以前。



所谓伊人,站在水中央,任清水濯足,微风拂面,将风景演绎成一幅幅画卷至于那些岁月留下的喧哗,都将随着裙摆的舞蹈在天地之间





纵使工作再怎么忙碌,我们也需要像这样偶尔慢下来,觅得生活中的诗意与美好。这份诗意,既可以是萦绕在你周围的山川河流,也可以是你身上穿着的曼妙服装,只要,它可以触发你的那一颗诗心即好。





如今,虽然那些《诗经里吟咏的美人已经离我们远去,但是她们的服饰和风韵却将随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和文化永久传承。

 

 

木棉道2019夏季新品已上新,欢迎莅临木棉道各大实体店品鉴。

 

木棉道 | 愿所有的美好,都随春天一起醒来!
[木棉道·精彩2016]感动瞬间,感恩家人
木棉道 | 赏花穿搭天人合一,承包整个春的美丽
[木棉道·格调]寒露秋冷,萧瑟蕴雅
诗经中的女子,穿越千年依然是最美的风景